2025年8月宏观经济分析

时间:2025-10-11

2025年8月宏观经济分析

 

2025年前8个月,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增速呈现温和放缓趋势。1-8月GDP同比增长5.2%,较2024年全年增速有所回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 从三大需求看,消费增速放缓,投资动力不足,出口韧性较强但面临挑战;从产业角度看,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增长韧性较强;从结构转型看,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展望全年,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5%左右,实现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但需政策持续加力,聚焦稳投资、促消费、扩内需,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尽管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但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应该说是一份可圈可点、沉甸甸的成绩单。

下阶段,既要坚定发展信心,看到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巨大潜力、有利支撑;也要坚持底线思维,充分估计发展中的困难、挑战和不确定性,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更好统筹稳增长和增后劲,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实施好宏观政策,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形成合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们所面临的经济形势

2025年前8个月,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增速呈现温和放缓趋势。1-8月GDP同比增长5.2%,较2024年全年增速有所回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从三大需求看,消费增速放缓,投资动力不足,出口韧性较强但面临挑战;从产业角度看,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增长韧性较强;从结构转型看,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展望全年,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5%左右,实现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但需政策持续加力,聚焦稳投资、促消费、扩内需,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的来看,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各方面积极应对。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展现出较强的韧劲和活力。下阶段,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长期积累的矛盾仍在显现,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巩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做强国内大循环,强化创新驱动,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 国内生产总值(GDP)

2025年1-8月,中国GDP同比增长5.2%,较2024年全年增速5.5%有所回落,但仍高于潜在增长率,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从季度走势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预计增长5.1%左右,呈现温和放缓趋势。 从环比看,8月份GDP环比增长0.37%,增速较7月份0.22%有所加快,显示经济短期有所企稳。

 

图片1.png 

 

中国GDP同比增幅走势图

(二)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某个时期内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价格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4%,环比持平。从结构看,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2.5%,影响CPI下降约0.72个百分点;其他用品及服务、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8.6%、1.8%和1.8%;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0%、0.9%和0.1%;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4%。 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涨1.2%,保持相对稳定,表明内需仍然偏弱但非食品类需求保持韧性。

     图片2.png

 

(三)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某个时期内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价格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1%,降幅较7月份收窄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PPI连续12个月负增长,但降幅持续收窄,反映工业领域需求逐步回暖,价格压力有所缓解。

(四)固定资产投资

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变化情况。包括房产、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企业用于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大修理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等,其中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是分析固定资产投资三个主要分项。

2025年1-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0.5%,从2025年1-3月的高点4.2%已经连续五个月回落,且近期有加速回落迹象。分主要行业和企业类型来看,投资增速皆回落,可见并非由单一行业或企业类型完全贡献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降。

从投资构成来看,1-8月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其他费用累计分别拉动整体固定资产投资-0.6、2.1、-0.1个百分点,较1-3月分别下降2.7、0.4、0.5个百分点,可见近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主要受建筑安装工程影响。数据调整可能对投资增速回落有一定影响。我们根据统计局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季调环比增速推算的7-8月固定资产投资季调同比增速分别为-0.4%、-0.8%,回落幅度小于我们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绝对金额和累计同比推算的当月同比增速。此外,美国加征关税和反内卷相关政策可能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有一定影响。

(五)财政收入

 2025年8月,全国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0%,较7月略有下降。8月税收同比增长3.4%(前值5.0%),非税同比由前值的-12.9%收窄至-3.8%。从今年前八个月累计数据看,税收累计同比增长0.02%,为年内首次转正,全年预算目标为3.7%。非税累计同比增长1.5%,预算目标为-14.7%。

 总进度方面,1-8月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长0.3%,已高于年初预算目标0.1%。完成全年预算进度约67%,略快于去年同期。此外,分中央和地方看,8月中央、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同比均录得2.0%,较前值均有小幅回落。考虑到近两月经济数据有所收敛,后续收入端增速可能仍会有一定压力。

(六)对外贸易进出口

2025年1-8月,我国对外出口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前十大贸易伙伴合计占出口总额的78%,其中欧洲联盟、美国和中国香港继续保持前三位置,合计占比达45%。值得注意的是,对欧盟出口在8月达到3704.49亿元,创下单月最高纪录,显示出我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韧性。 从月度变化来看,2月出口普遍下降,主要受春节假期影响;3月开始逐步回升,5-8月保持相对稳定增长,反映出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的快速恢复能力和全球市场需求的逐步回暖。

(七)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M2、M1)

M2(广义货币):余额331.98万亿元,同比增长8.8%,与7月持平,维持高位。

 M1(狭义货币):余额111.23万亿元,同比增长6.0%(新口径包括居民活期存款),较7月回升0.4个百分点。

 M2-M1剪刀差收窄至2.8%(前值3.2%),表明资金活化程度提升,更多存款从定期转向活期,可能用于消费、投资或金融市场活动。

图片3.png 

《暂行办法》并规定了M1为狭义货币,M2为广义货币,M2-M1为准货币。

(八)工业增加值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2%。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数据显示,41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保持了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了75.6%。8月份的工业数据可以看出,国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产业升级方面持续发力(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同时传统产业也展现出一定的韧性(部分原材料制造业有所回升)。当然,部分行业和需求仍面临压力。


二、国际经济形势

2025年8月全球制造业发展呈现初步复苏但主要靠各经济体内需支撑,外需仍面临关税政策影响。主要出口美国的经济体因关税影响增长放缓,区域贸易和内部市场成为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欧美及亚洲的经济体制造业订单主要依靠内需支撑。在美国持续关税政策的阻挠下,全球制造业依旧出现初步企稳迹象,显示出各国经济发展靠国内经济韧性来避免制造业深度下滑,但这种复苏较依赖内需。全球制造业能否持续复苏,取决于各国国内市场需求的强度能否抵御外需的压力。当前美国贸易政策走向和持续性将决定全球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格局,并将深刻影响国际贸易间供应链的重塑。

从区域看,全球制造业复苏并非普适性,而是呈现出分化态势。欧元区制造业出现增长转折点,其主要国家制造业PMI已大幅改善且接近临界点;亚洲区则呈现较大差异,受美国关税影响的出口导向型国家面临挑战,靠区域贸易和内需驱动的国家增势平稳。

全球经济恢复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美国对各国的关税政策演变仍存在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冲突扰动仍然存在;全球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态势没有改变。基于上述不确定性影响,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2025年全球贸易增速预计将从2024年的3.4%放缓至1.8%。全球各国需要通过不断的沟通和协商继续探寻新的合作模式和贸易规则,逐步减少不确定性影响,来增强本国乃至全球经济恢复韧性。

美国制造业经济活动已连续六个月出现收缩,8月PMI为48.7%,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在持续收缩的大背景下,美国制造业出现了内需拉动的曙光,主要分项指标中新订单指数环比上升4.3个百分点至51.4%的扩张区间,这是连续六个月收缩的首次扩张;但生产指数环比下降3.6个百分点至47.8%的收缩区,这是该指标短暂扩张两个月后的再次收缩;就业指数仅为43.8%,虽环比略有回升但接近加速下降区间。新订单增加但生产量却明显下降,意味着企业正在消耗原有库存来满足新订单而非扩大生产,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对市场需求回暖的可持续性缺乏信心,不敢轻易扩大产能增加雇员。

8月欧元区制造业PMI自2022年6月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的50.7%,为38个月以来的峰值,新订单指数为近三年来首次增长,但新出口订单指数持续下滑,显示该区域制造业活动在经历了长期收缩后,实现了整体扩张,其扩张主要由内需驱动而非外部需求。 从主要经济体来看,希腊、西班牙增长势头强劲;德国、奥地利虽仍处于收缩区间但已大幅改善,本月已接近临界点;意大利在持续近一年半收缩后,本月首次回升至扩张区。目前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的订单增长由国内市场拉动比例较大,新出口订单指数普遍下滑,地缘政治和美国关税政策对欧元区各经济体带来出口限制。日本央行最新预测2025年(财年)日本实际GDP增速分别为0.55%、0.5%,OECD预测2025年日本实际GDP增速0.74%。

 日本8月制造业PMI升至49.7%,收缩趋势减缓,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2024年3月以来最低点,特别是来自中国、欧洲以及美国的海外订单急剧减少,企业持续削减采购和库存以缓解成本压力。

印度8月仍保持高速增长,PMI升至59.3%,为17年半以来的峰值,其国内市场需求强劲拉动新订单和生产量指数高速增长,但新出口订单指数在美国关税影响下降至近五个月最低。

8月消费者物价通胀加速至2.07%,较7月的1.61%上升,接近央行2%目标下限,为十个月以来首次月度上升。印度央行面临通胀上行压力,但经济增长仍是首要任务。美国对印度商品征收25%关税给印度经济带来挑战,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核心股票指数期货暴跌0.5%,卢比汇率剧烈波动迫使央行干预外汇市场。预计印度央行将维持宽松立场支持经济增长。

今年前8个月,越南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8%,达3059.6亿美元;进口额同比增长17.9%,至2919.7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39.9亿美元。 其中,8月份单月出口额同比增长14.5%,达433.9亿美元。这是美国自8月7日起对越南部分商品加征20%关税后的首份贸易数据。 同期进口额增长17.7%,达396.7亿美元,当月顺差为37.2亿美元。 数据显示,美国依然是越南的重要出口市场,今年1月至8月,双方贸易额达991亿美元; 而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则为1179亿美元,反映出越南在工业生产上对中国产原料和设备的高度依赖。


Copyright©2019 万瑞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16035998号-1

技术支持:平东信息